龙楼镇:“候鸟”人才志愿服务蔚然成风_文昌_市县动态_工作动态_海南自贸港人才工作网
龙楼镇:“候鸟”人才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栏目:工作动态 来源:文昌人才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12-11 点击数:0

文昌市候鸟型人才龙楼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以“南海银辉·银耀椰乡”为主题,一方面充分挖掘工作站覆盖区域内的“候鸟”离退休人才资源,在调研了解地方及社区需求的基础上,聚焦党建+、惠民+、制度+等“三个+”精准发力,组织“候鸟”人才积极开展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候鸟”们来到文昌有机会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发挥余热,丰富了“候鸟”们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做好人才桥梁对接工作,让“候鸟”人才可以用自己扎实的专业能力和长期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帮助驻地解决地方区域难题,大大增加了“候鸟”人才在第二故乡的志愿服务成就感,激发了“候鸟”志愿服务内生动力,助推动了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较好地融入到了当地。如今,龙楼镇“候鸟”人才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图片

发挥“候鸟”作用,工作站首先从“党建+”上入手。工作站坚持以党建引领,通过整合龙楼镇各党组织优势资源,以党建联动为抓手,发展龙楼党建联盟品牌,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宣传、培训活动。“候鸟”退休干部刘焕成老师,她定居在龙楼镇之后成立山海天“候鸟”艺术团与龙楼镇各个艺术文化群体合作,在工作站组织的“党建联盟新跨越·红色文化谱新篇”社区联谊文艺汇演活动中,组织了70多位候鸟老干部参加表演,现场观看人数超过300人。还有候鸟老干部刘渭,曾是新疆油田公司驻北京联络处党工委书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先进工作者、高级政工师受邀前往文昌市消防救援支队为广大指战员上党课。工作站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候鸟”们以活动为媒,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既充实了“候鸟”老人的生活,让他们在第二个故乡能找到乐子和发挥余热,真正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又为驻地提供了高质量的“智库”服务,促进了驻地单位的党建工作。

其次是从“惠民+”上发力。工作站围绕龙楼镇政府中心工作任务,积极参与政策宣讲、矛盾调解、扫黄打非、禁毒护苗、“六水”共治、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开展形式多样化、紧贴群众需求的公益活动,引导“候鸟”老干部深入基层。以志愿服务助力社区教育,成立“候鸟人才大讲堂”,整合发挥“候鸟”人才资源,对接地方社区教育难题,在龙楼镇多所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之中开设兴趣课堂,党建宣讲,满足“候鸟”老干部的精神文明建设。

王占友老师曾是一家大型国企的高管,也是一名有着37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后通过文昌市候鸟型人才龙楼工作站与航天中学结缘,正式成为一名义务支教的历史老师,在支教的四年里,王占友利用他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课堂上细心为学生们制定历史学习方案,推进教育文化发展与时俱进。王老师培养学生的历史、数学学科成绩不断稳步提升,中考升入高中的比例也提高了近三倍。并由其个人出资对该班历史学科学习有进步的同学进行物质上的奖励。四年来,王老师风雨无阻,每天骑着三轮车从12公里外的家来到学校给孩子们上课。2023年被评为“椰乡候鸟贤才”后,毫不犹豫地将所得一万元奖金全部捐献出去,在航天中学设立候鸟助学金,该助学金旨在奖励每年航天中学各年级历史科目成绩突出,进步明显的学生。在校园之外,王老师是一位有着37年党龄的老党员,积极配合龙楼镇党委开展党史教育宣讲,共计开展40场。覆盖龙楼镇各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共计19个党(总)支部。帮助全镇党员干部进一步凝聚共识、提高站位,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加强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工作,让党员干部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片

▲王占友老师老师授课照片

周红梅老师是一位来自贵州的退休高级教师,她主动联系工作站,在航天中学开设“中国诗歌鉴赏课”并与该校语文组老师合作,创立航天中学第一期校园诗刊,极大提升了该校美育课程水平,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

图片

▲周红梅老师授课照片

家住淇伍的高福群老师在从机关单位退休之后,用自己的书法为龙楼中心小学打造“墨香校园”提供强大支撑,他不辞辛苦地来往于学校和家庭之间,让学生可以领悟到国学书法的魅力。

图片

▲高福群老师授课照片

从“制度+”上进行积极探索。工作站常态化召开座谈会、走访慰问“候鸟”老干部,了解“候鸟”老干部各方面的服务需求。下设4个服务小组,每个小组由若干“候鸟”老干部代表组成,实现工作科学、高效、规范的管理。在调动“候鸟”老干部这一块,我们成立“候鸟”积分银行项目,通过做活动,赚积分,积分换礼品的方式,持续性地增加“候鸟”老干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力,并且让“候鸟”老干部在活动结束之后,利用“积分银行”对小区“候鸟”老干部进行宣传,为下一次志愿活动继续提供动能。让龙楼镇志愿服务活动“月月不间断,常常有更新”不断构建地方老年友好型社会。


二维码
手机扫码浏览收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