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海口经济学院正式启动人工智能技术教师专修工作坊,聚焦“AI+教育”的深度融合,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赛道上再迈坚实步伐。此次工作坊由海经院人事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主办,深圳英威尼AI承办。海口经济学院副校长曹阳、党委副书记刘小书、微软首席创新技术顾问徐玉涛、博奥智能研究院AIGC讲师郭媛仪等嘉宾出席。
与会领导介绍,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推动AI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海经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AI落地课堂,不断革新育人理念与教学方法。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教育创新的重要驱动力。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能够自动生成多模态教学资源,实现从互动课件到个性化习题的高效推送;智能批改系统能够精准分析学生知识薄弱点,助力教师因材施教;AI语音识别则可实时捕捉课堂反馈,为教师动态调整教学节奏提供数据支撑。未来,凭借自适应学习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室、跨语言翻译和知识图谱等前沿技术,“智能+教育”新生态正加速形成——突破时空壁垒,推动教育全球化与个性化并行。
在职业发展层面,AI技能日益成为高薪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据相关数据预测,AI相关岗位人才需求正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薪资高出行业平均40%以上。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AI素养将与计算机、外语能力并列为职场“硬通货”。
据悉,本次工作坊引入了工信部AIGC内容创作师认证、微软Github Copilot AI编程等权威课程,由微软顾问及业内专家团队亲自授课,采用“线下实操+线上学习+认证考试”的多元培训模式,重点提升教师AI工具运用与AIGC技术在多模态教学场景中的创新应用能力。海经院副校长曹阳表示,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核心技术,也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此次培训不仅是教师技能的提升,更是学校打造AI教育战略高地的重要开端。
近年来,海口经济学院持续深化校企合作,筹建人工智能研究院以及相关专业,为自贸港和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展现了民办高校的创新担当。
站在新起点上,海经院以“课程体系重构+师资能力升级+产业场景联动”三位一体推进AI教育转型。学校将通过产业深耦,推动课程体系精准对接三大方向:一是技术研发赛道,聚焦AI算法调试和深度学习模型优化,输送互联网和AI企业的专业人才;二是行业应用赛道,着重提升AI在金融风控、医疗影像、智慧物流等领域的落地能力;三是创意融合赛道,培育AI+内容创作、AI+工业设计等复合型人才。
未来,海口经济学院将持续推动教育与智能科技的深度融合,为人才培养、教研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新活力,以可复制的“海经模式”引领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热门信息
2022-10-27 19:06:03
2022-02-17 17:16:24
2022-01-11 09:37:12
2023-09-04 10:04:03
2023-09-19 21:01:38
2023-02-03 20:03:57
2023-01-05 19:42:12
2024-01-17 14:57:20
2021-09-22 10:47:38
2022-04-02 15:15:0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