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下午两点多,正是一天中太阳最热辣的时候,在屯昌县坡心镇加买村的村口,许海荣像往常一样早早地等待着老师的到来。和其他孩子不同,许海荣只有在每周五的下午,才有上课的机会。
虽然已经是15岁的年纪,但患有二级智力残疾的海荣几乎没有语言能力,更无法像其他适龄孩子一样到普通学校就读,而创办于2019年的屯昌县特殊教育学校,则为像海荣这样的折翼天使们撑开了一扇教育之窗。为了让海荣也接受教育,屯昌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坚持着每周的“送教上门”。
到了约定的时间,宋汉宁校长和两位老师一同来到了海荣的堂伯家中,今天下午授课的科目是生活语文课和康复课。“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负责语文教学的吴江丹老师拿出了精心设计的互动课件,用一段朗朗上口的儿歌开启了这节特殊的“语文课”。
或许很难想象,一个简单的生活用品“毛巾”是这节课的重点,海荣则需要在不同情景中反复训练来掌握,而这却是特殊教育课堂的常态。“教给他们生活技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是我们特殊教育的出发点。”宋汉宁在担任屯昌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类群体,但成为了这些特殊儿童的“大家长”后,宋汉宁想为每一个孩子“燃灯”坚守。
“来,吴老师给你一朵小红花。”尽管声音还是十分轻微,但每次海荣小心翼翼地模仿嘴形跟读的时候,都会得到吴江丹奖励的一朵小红花。
“刚见到海荣的时候,她特别地内向,几乎没有什么回应,但可以感受到她认知能力较强。如今最大的突破就是愿意‘张嘴’了。”去年开启“送教上门”的吴江丹将海荣的变化都看在眼里,平常大拇指盖章“点赞”是她对海荣持续的鼓励方式。接触下来,她认为面对这些特殊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耐心。
“如果海荣可以到学校里学习,那么效果肯定会比现在更好。”宋汉宁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海荣的程度其实是可以达到集体授课的标准,但母亲一级智力残疾、父亲二级智力残疾的家庭情况不仅让海荣变得自我封闭,也让她的在校学习变得十分困难。宋汉宁却不愿意放弃这个孩子,他明白教育对一个智力残疾家庭意义之重大,为海荣争取下了“送教上门”的机会。
在屯昌县特殊教育学校,像海荣这样接受“送教上门”的孩子还有9个。为保障因身体不便而不能到校进行学习的特殊学生受教育的权益,满足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需求,进一步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近年来,在屯昌县融合教育资源与指导中心的牵头下,屯昌县特殊教育学校每学期都会开展“送教上门”的活动,通过政府和企业的补助,让这些孩子享受与在校学生一样的待遇。每个孩子的责任帮扶老师都会制定每个学期的计划,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动,还会在每节课结束后及时填写《送教上门记录表》,并让家长签名。
热门信息
2022-10-27 19:06:03
2022-02-17 17:16:24
2022-01-11 09:37:12
2023-09-04 10:04:03
2023-09-19 21:01:38
2023-02-03 20:03:57
2023-01-05 19:42:12
2024-01-17 14:57:20
2021-09-22 10:47:38
2022-04-02 15:15:0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