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凤、麒麟、吉祥鸟、鲤鱼以及仙草等图案栩栩如生,墨蓝色的底色厚重又绚丽……6月28日,海南日报记者在白沙黎族自治县采访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王瑞妹时,通过照片看到这套由三幅彩锦连缀而成(三联)的黎族龙被,它由王瑞妹等5人制作完成。
今年58岁的王瑞妹与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打了几十年交道。今年年初,她凭借着这项技艺,入选我省“南海系列”育才计划“南海工匠”序列。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海南黎族妇女创造的一种纺织技艺,它集纺、染、织、绣于一体,用棉线、麻线和其他纤维等材料制作衣服和其他日常用品。
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龙被是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四大工艺于一身的精品,是黎锦中文化品位最高、技术最高超的织锦工艺美术品,但其制作技艺因后继无人,已失传多年。
2019年,王瑞妹和其他4位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开始着手复原龙被。他们从纺线开始,一步步摸索龙被的制作技艺。
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原料问题。“线是我们自己找到材料纺的,染料是进山找了各种植物回来制作的,图案也是看着过去的龙被图案,一边学习,一边复原……” 王瑞妹说,制作龙被用的棉花,过去被叫作“吉贝”,黎族人民常用它来纺线织布。染料也大多取自大自然,他们挨个从山上把原料采回来,一遍遍试,试图找到最容易上色,同时也最接近过去龙被用色的配方。
为了复原龙被的图案,王瑞妹和其他4位传承人参考了从白沙多个乡镇收藏得来的数张传统黎族龙被,对照着图案一点一点地复原。他们一起努力了近10个月,用黎族传统方式制作出一张三联幅的龙被。
王瑞妹入选“南海系列”育才计划“南海工匠”序列后,十分欣慰。她说,“南海系列”育才计划,不仅是对她个人技艺的肯定,更代表着我省对黎族纺染织绣技艺这一传统技艺愈加重视。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步伐加快,开放的海南与世界各地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也为本土文化大放异彩,走出海南,走向世界提供不可多得的机会。”王瑞妹说,她将以此次入选“南海工匠”为契机,培养更多的黎族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让黎族纺染织绣技艺这一优秀的海南本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用五彩斑斓的黎锦为自贸港文化事业添彩。
热门信息
2022-10-27 19:06:03
2022-02-17 17:16:24
2022-01-11 09:37:12
2023-09-04 10:04:03
2023-09-19 21:01:38
2023-02-03 20:03:57
2023-01-05 19:42:12
2024-01-17 14:57:20
2021-09-22 10:47:38
2022-04-02 15:15:0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