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叶永烈 缱绻海之南_候鸟风采_候鸟人才_海南自贸港人才工作网
“候鸟”叶永烈 缱绻海之南
栏目:候鸟风采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5-25 00:00:00 点击数:0

1198949_hnrbtp2_1590327272579_b.jpg

《叶永烈科普全集》。(资料图片)

1198955_hnrbtp2_1590313157785_s.jpg
作家叶永烈


1198951_hnrbtp2_1590313206728_b.jpg
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



  文海南日报记者 陈蔚林

  5月15日,作家叶永烈在上海病逝,享年80岁。


  这位一辈子的码字匠,为世界留下了3500万字的文学遗产从20岁起参与编写、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到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笔尖传递感悟写成的《行走美国》等游记,再到直面现实问题、向历史深处掘进而得的《红色的起点》等报告文学他的一生都在行走、追问和记录。

  鲜有人知的是,叶老还与海南有着一段深厚的不解之缘,又或者说,海南为其晚年的写作注入了更多灵感和动力自2005年在海口买下一套居室,并于2009年被推举为旅居海南文艺家联谊会副主席后,他便开始了美国、上海、台湾、海南四地迁徙的候鸟生活。

  叶老曾说,这四地中,他尤其热爱海南。每当这只候鸟飞回这片被他称作写作根据地的南国海岛,心中就满是欢喜:这是让我脱离了人际羁绊,能真正安下心来写作和生活的地方。

  科普作家:

  参与编写《十万个为什么》

  用年少成名这个词形容叶老绝不为过。早在青少年时,他的写作天赋就展露无遗。

  1951年,11岁的他开始发表诗作;1958年,18岁的他开始发表科学小品;1959年,19岁的他出版了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1960年,20岁的他正式成为一名科普作家,作为主要作者参与编写了轰动一时、热销超半个世纪的青少年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

  60年来,这套书先后发行了6个版本,累计发行量超过1亿册,是新中国几代青少年的科学启蒙读物,也是他们难忘的童年回忆。从第一版到第六版,叶老全程参与编写:从20岁写到70多岁,我见证了《十万个为什么》的成长,它也见证了我的成长。

  以古稀高龄参与科普启蒙读物的编写并不容易。尤其是,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和第五版相比,有近九成都是全新的为什么。为了回答这些紧跟时代潮流的为什么,如与瘦肉精、地沟油、塑化剂、三聚氰胺等相关的问题,叶老不仅要大量查阅书籍温故知新,还要长期跟踪相关新闻报道和事态进展,并通过灵巧的手法将答案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

  他曾在2013年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出版之际对海南日报记者讲道:我想告诉大家,什么时代唱什么歌,每个时代提出的为什么都有所不同。我想在有生之年,沿着时代发展的轨迹,带领人们不断去探究某个领域的巨大变迁。

  让叶老感到欣慰的是,这一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和此前5个版本一样,一经面世就引发了购买热潮。他印象深刻,一场签售会上,一位20多岁的女读者为腹中的孩子提前买了书:我从小读着《十万个为什么》长大,希望今后我的孩子也能在这套书中得到营养。

  与时俱进和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叶老的科普作品中,更贯穿了他的创作生命。他所著的《四人帮兴亡》先后出版了5个版本,30年间修改和增补都没有停止过,采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取得突破,原本不能呈现的内容可以增加、错误的内容需要修正,我们要从长远来看待历史。

  旧闻记者:

  从旧闻里挖新闻

  尽管这套《十万个为什么》和后来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三部曲带来的盛誉,已经足够叶老受用半生,但他从未因受名利羁绊而停下脚步。用叶老好友、海南知名作家蔡葩的话来说,他像记者一样,永远行走在路上。

  进入中年之后,有感于科普作品不能表达自己对国家前途命运和人生世态的看法,叶老转而进入到纪实文学作品的创作。120余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150万字的长篇系列《四人帮传》,300万字的七卷本《叶永烈自选集》,以及《陈伯达传》《陈云全传》《胡乔木传》《马思聪传》等长篇著作,让他完成了从一位科普作家到纪实文学作家的成功转型,摇身成为了一个扬名中外的旧闻记者。

  旧闻记者这一定位颇得叶老认同:我所做的工作主要是从旧闻里头挖掘新闻,无论写成什么,都是自己用心的结果。为了确保作品史观正确、史实准确,他把工作时间分成两半,一半泡在档案馆、图书馆里查阅史料,一半用于面对面地采访亲历者、见证者。

  根据媒体报道,为了写作《红色的起点》,他收集了大量资料,并采访了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相关的大量当事人,充分了解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过程和细节。中共党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教授杨云若这样评价:《红色的起点》集中解决了若干含糊不清的问题,把党成立之前的有关事件和人物交代得一清二楚,既是一本优秀的报告文学著作,又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长期从事口述历史工作的蔡葩认为,在口述历史方面,叶老的很多采访经验很值得借鉴。

  叶老曾说,做口述历史工作,一定要有锐利的目光,一定要讲究技巧,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一定要有细致的工作态度,才能打开历史老人头脑中的记忆宝库。蔡葩记得,叶老有一个坚持了数十年的工作习惯,就是采访一定要录音或录像,因为笔记毕竟不能完全跟上口述的速度,有了可以反复听核的录音或录像,可以避免遗漏、避免讹误,他保存的逾千盘录音磁带,已经成为珍贵的口述历史资料,其价值远远超过磁带本身。

  缱绻候鸟:

  海南是写作根据地

  犹记2013年10月,海南日报记者第一次见到叶老,缘于海南省作家协会组织了第二次走进阳光地带著名作家海南行活动。叶老及夫人乘坐夜班机抵达海口,笑言自己下飞机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口呼吸海南的空气,再好好看看那些好久不见的椰子树。

  我的长子一家在台北,次子一家在美国,我和内子在上海。我每年都在这三度空间游走,后来又多了一个海南。每每谈及海南这个新家,叶老不吝溢美之词,海南的阳光、空气、美食,还有朴实的百姓、简单的人事,都是我十分向往的。

  在海南居住和写作的日子里,叶老每日晨起便伏案写作,下午则携手夫人外出观影或购物,有时也同往各市县旅游采风。在潮起潮落中漫步听海,或在热带雨林中探寻自然之美,无一不让夫妇二人享乐其中。

  蔡葩回忆,在浙江温州出生的叶老很喜欢海南的海鲜,而叶夫人正是做海鲜的好手。来海口没多久,他们就对各大海鲜市场熟门熟路,叶夫人曾以权威的口吻对蔡葩说,买海鲜,海口是最合算的!他们常常不问价钱,只管挑新鲜漂亮的买,用海产品把家里冰箱装得满满当当。

  几年前那次碰面,叶老夫妇热情邀请海南日报记者共用晚餐。在海口一家街边小店,二老分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蟹粥。席间,叶夫人将大块的蟹肉细心挑拣出来,全数夹到丈夫的碗中;叶老则一边打听蟹粥的做法,一边掏出相机对着粥碗拍了又拍,神色欢喜。

  这个颇有年头的小相机,如同叶老的另一双眼睛。每次出门,他都不忘在腰间别上。它操作简单,看似平凡,却记录着夫妇俩行走各地的所见所闻叶永烈看世界系列丛书中的配图多是由它孕育诞生。可想而知,这个小小的方盒子里,也曾储存了海南几多美景、街市、趣物和人情。

  在海南写作,是人生一大享受。这里是让我们脱离了人际羁绊能真正安下心来写作和生活的地方。随着年岁渐老,叶老这只候鸟飞来海南的频率越来越高,留居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曾快意走遍世界、看过千山万水的他,愿意为这片土地停住脚步,在洒满阳光的海口居所里,让科幻与现实、历史与未来在笔尖交织。他把海南称为写作根据地。

  叶老曾说,作品是凝固的时间、凝固的生命,这位一辈子的码字匠,用充满力量的文字,长久地给读者以滋养,长久地畅游于天地之间。


二维码
手机扫码浏览收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