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工匠黄海林:匠心传承千年古音 民族器乐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_五指山_市县动态_工作动态_海南自贸港人才工作网
南海工匠黄海林:匠心传承千年古音 民族器乐激活传统文化生命力
栏目:工作动态 来源:五指山新闻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09-21 点击数:0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这一点在五指山市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近年来,五指山市紧紧围绕人才强市战略目标,聚焦人才“引、育、用、留、服”全链条,多措并举,努力为主动融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推动五指山“六园”建设和把五指山地区打造成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今年五指山市在南海系列人才评比中取得了突破,1人获评南海创业人才、2人获评南海工匠、4人获评南海乡土人才,即日起五指山市融媒体中心将推出南海人才系列报道,为您讲述他们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南海工匠黄海林的故事。

图片

 黄海林是五指山土生土长的黎族人,在她记忆中第一次接触鼻萧是她10岁的时候。那时候她总会听到村里的阿公在农作之余吹奏乐器,小小的她并不懂得什么是文化的传承,只知道用鼻子把萧吹出声音很厉害很有趣。这也是她日后学习黎族竹木器乐的重要原因。后来当她成为保亭民族歌舞团的一员时,她放弃了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机会选择跟随老师系统性地学习竹木器乐。学习过程中她也渐渐明白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功夫不负有心人,黄海林凭借从小对民族器乐的热爱,不断苦练技艺,在坚守中改变,在创新中突破,终于练就了独特的演奏技巧,2012年她成为了五指山最年轻的黎族竹木器乐代表性传承人。


图片

南海工匠 黄海林:这些年在非遗文化传承上,我们五指山的文化部门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帮助,开展了黎族竹木器乐进校园进社区以及进乡村等活动,也加大了文化传承宣传力度,搭建了很多的展示平台。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五指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充分挖掘我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切实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传承力。黄海林也先后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设立了“五指山之声黎族竹木器乐传习馆”“黄海林黎族竹木器乐传习所”,更有效地发挥了非遗传承名师“传帮带”作用。

黄海林的学生 王秋梅:我跟海林老师学习乐器已经有8年了,然后海林老师有带我们到各国演出,我们也得过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一等奖,海林老师超级厉害,她会吹奏八大件,我们很想成为跟她一样的传承人。

秉承工匠精神,技能成就精彩人生。黄海林和她的学生扎根在五指山这片沃土上并肩奋斗、辛勤耕耘,让千年古音代代相传,而她们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黄海林多次应国家文化部、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邀请带领团队赴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德国、奥地利等15个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她们也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

南海工匠 黄海林:这次评选为南海工匠,对于我们继续发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莫大的鼓励,我准备采风编辑一本专属于我们黎族竹木器乐的教材,继续对我们的乐器进行改良和研发,让我们的民族文化走向更大的舞台。

当跨越数千年的传统器乐,在五指山脚下奏响,中华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也焕发出新的时代魅力。黄海林告诉记者,她一直有个梦想,就是通过吹奏竹木器乐来讲述五指山故事,传播文化自信,让更多的人认识鼻箫,走近鼻箫,传承鼻箫,让清幽的箫声飘出黎家,飘出海南,飘向全世界,也让更多年轻人对中国器乐有新的认识与感悟,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更加深他们对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共鸣。



二维码
手机扫码浏览收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