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10年来,中国已同8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逾万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青年科学家来华从事短期科研工作和交流,支持中外科技人员实施联合研究项目达千余项。
在崖州湾科技城,海南大学南繁学院王华锋教授的科研创新团队(以下简称科研创新团队)由十余名中巴科研人员组成,主要围绕两个方面开展火龙果研究:一是延长水果的保质期;二是生产的超级火龙果可以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近年来,火龙果种植在巴基斯坦逐渐兴起,但受限于种质资源、种植技术、管理水平等因素,存在产量低、储存时间短等问题,导致当地农民种植火龙果积极性不高。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的推动下,卡玛等巴基斯坦籍科研人员来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进行科研交流。在学成归国后,有望帮助当地巴基斯坦人民提高火龙果品质和产量,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来三亚是因为这里具备完善的科研设施,可以让我们进行很多研究工作,帮助我在三亚实现科学梦想。”来自巴基斯坦的海南大学南繁学院博士后卡玛博士说:“我们采取传统实地种植搭配基因技术研究的方式,更好培育超级火龙果,这两种研究方法缺一不可。我想在完成研究后,回到我的国家,努力把这项技术推广给巴基斯坦人民,这样他们就可以生产超级火龙果。”
海南大学南繁学院的巴基斯坦籍博士研究生达里亚汗说:“共建‘一带一路’对我的国家意义重大,给巴基斯坦带来了很多益处,它不仅连接了中国和巴基斯坦,而且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建设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和一些农业方面的合作,这对两个国家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在海南大学南繁学院的巴基斯坦籍博士研究生阿米尔看来,中巴建立了很好的友谊,巴基斯坦现在的变化很大,很多科研和建筑行业相关从业人员也加入了在巴基斯坦的中国公司。他说:“能看到中巴两国通力合作,真是太好了。”
热门信息
2022-10-27 19:06:03
2022-02-17 17:16:24
2022-01-11 09:37:12
2023-09-04 10:04:03
2023-09-19 21:01:38
2023-02-03 20:03:57
2023-01-05 19:42:12
2024-01-17 14:57:20
2021-09-22 10:47:38
2022-04-02 15:15:0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