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四十年在海南“追光逐热”_省级动态_工作动态_海南自贸港人才工作网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四十年在海南“追光逐热”
栏目:省级动态 来源:海南日报 稿件作者:邱江华 发布时间:2024-03-07 16:55:31 点击数:0


近日,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一处试验田,钱前查看水稻长势。(受访者供图)

海南日报特派记者 邱江华

位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一处试验田里,形形色色的水稻种质资源五彩纷呈,让人颇感新奇。站在稻田中,来自黑龙江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开心地介绍着:“这是我们在三亚培育的红色叶片水稻,叫‘三亚红’。”

这是3月5日,全国两会期间,钱前向海南日报记者分享的一张照片上的情景。“我1983年7月大学毕业,分配到杭州中国水稻研究所工作后,同年11月初次踏上海南,参与水稻育种相关工作,现在回想起来,已经有40年了!”钱前说,对海南,他是有特殊感情的。

一粒种子,孕育希望,造福人类。被誉为水稻密码“破译者”的钱前,大半生奋斗在南繁,这些年,他不仅是南繁巨变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初到南繁,我才真正体会到了老水稻人的艰辛。”钱前向记者讲述,那时候去海南需要火车、汽车、轮船全套交通工具轮番上阵,头顶烈日在高温环境下做杂交、做调查。低头一身汗,抬腿两脚泥,是水稻人的常态。

40年来,钱前投入全部精力到一件事上,那就是水稻优异种质资源的创制与育种利用。为做好这件事,他如“候鸟”迁徙一般,冬天到海南,夏天回杭州,一年当两年用。南繁期间,他白天扎在田间地头,晚上在实验室加班加点。

40年间,钱前团队发掘了近5万份可供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分析的材料,建立了4000余份高产、优质、高抗水稻分子育种的亲本资源库,构建了国际上第一套籼稻背景的近等基因系……为中国育种创新提供支撑。

“海南对于‘端牢中国饭碗’的贡献巨大。”钱前说,1970年,袁隆平团队在海南发现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野败”,开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新篇章。新中国成立后育成的2.8万余个农作物新品种中,超过70%的品种经历过南繁的洗礼。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主要预期目标包括粮食产量1.3万亿斤以上。钱前认为,粮食生产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与创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近几年,水稻产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水稻品质也逐步改善,这都源于农业科技的底层支撑。

“海南天然光热条件好,育种设施利用效率高,要继续发挥优势,跑出中国育种‘加速度’”。钱前介绍,他推动在三亚崖州建立了国家野生稻种质资源圃。

据了解,该资源圃里目前保存了22种野生稻、1.3万份野生稻种质资源,是全球最大的野生稻种质资源圃。钱前表示,团队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所有野生稻的基因鉴定,为育种家提供材料,最终育出突破性、颠覆性新品种,筑牢粮食安全的底座。

(海南日报北京3月5日电)


二维码
手机扫码浏览收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