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逐热 向种图强,三亚全力打造种业科创高地_ 工作动态_三亚_市县动态_工作动态_海南自贸港人才工作网
追光逐热 向种图强,三亚全力打造种业科创高地
栏目: 工作动态 来源:三亚日报 发布时间:2024-05-31 17:37:02 点击数:0

 产业因“新”而活,城市向“新”而进,高质量发展动力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在“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如何抓住“核心要素”谋高质量发展,三亚如何在海南自贸港建设中挑起种业科创高地的“大梁”?

  我们可以在崖州湾科技城的“科”字辈里找到答案:一组数据更为直观,已有37家科研机构入驻科技城,科技城已汇聚省部级及以上科创平台32个(含9个筹建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其中国家级平台4个。在全省高标准构建高能级科创平台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截至今年3月底,科技城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3.74亿元,累计完成营业收入1035.42亿元,累计实现税收收入81.21亿元。

  1 聚焦科研平台 “南繁”提档升级

  崖州湾科技城把握国家战略赋予的重大机遇,积极融入国家科技战略,服务保障国家级、省部级科创平台高标准落地建设和高质量入轨运行。

  当前,依山傍海、交通便捷的科技新城,正以其前瞻性的规划和强大的科研实力,引领着种业科研的新潮流,为国家的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贡献重要力量。

  在这里,科技与创新的力量汇聚,为种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全力打造种业科创高地,引领农业创新发展;在这里,科技与创新成为推动种业发展的双翼,为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作为南繁硅谷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近年来,崖州湾科技城围绕南繁种业和深海科技两大核心领域,积极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产业平台。聚焦南繁种业、深海科技和生物医药等领域,以科研平台为各类产业载体,从建设规划到投入使用,科创高地的全貌逐渐清晰明朗。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三亚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种质资源分子鉴定平台、南繁种业科技众创中心等开放共享平台……在种业科技创新方面,各个科研平台为种业科研提供了先进的设施和技术支持。海南省种业实验室更是吸引了40余家科研单位应征揭榜,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科研项目攻关。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推动了种业科技创新发展,为解决我国种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副主任钱前认为,南繁硅谷持续推进重大科研关键共性平台建设,目标是利用新理论、新技术、新赛道、新种源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比如,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定位于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创新中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从解决当前重大迫切需求和抢占未来制高点两个方面出发,围绕种子创新与种业全链条布局,积极统筹整合国内外现有科技创新资源和国内优势力量,建设成为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生物育种核心战略科技力量。

  建设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在野生稻种质资源方面通过促进野生稻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创新建立起全球野生稻联盟,整合全球野生稻资源多生态区联合鉴定评价,寻找颠覆性、革命性基因资源,为未来水稻产业提供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核心基因。

  其他各个科研平台以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为核心,着力开展公共技术支撑、开发应用、合作交流、企业培育等工作。共同贯通种业创新链上下游,有效促进创新、转化、应用一体化,合力打造共建、共享、共用的种业科技平台新高地。

  目前,三亚国家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设施、国家(三亚)隔检中心(一期)等项目已完工并陆续投用;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确权交换中心、种业创新中心等项目提速增效、加快建设……从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南繁种业处处可见创新探索与成效。

  2 共享科研设备 共促科技创新发展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打开“新质生产力”大门,书写的必然是种业科创的春天故事。

  科研仪器设备是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将是科研人员创新发展的“利器”。

  近日,在三亚电子加速器诱变育种实验室里,电子加速器正在运行,工作人员正在操作仪器对数十份不同状态、不同品种的实验材料进行辐照。一旁的育苗架上,经过电子加速器诱变的种苗表现出了不同形状,与其他组对比明显。

  今年开春,同样是这个实验室,与江苏省淮安市农科院吴传万研究员团队合作的藜麦诱变育种项目喜结硕果。

  从2023年该实验室“落户”三亚以来,实验室已经和海南各大院校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等超过60家单位进行辐射诱变育种,涵盖大豆、玉米、水稻等热带作物,通过诱变使得作物的DNA结构发生变化,产生一个新的品种,可以培育出更多的新品种和新的种质资源。

  “这是我国第一座电子加速器诱变育种示范平台,填补了我国农业科研用电子加速器诱变育种装置的空白。”中国农科院原院长翟虎渠说,经测试,其诱变时间、剂量可控、可重复,诱变效果明显,对种子诱变概率和选育效率大幅提高,实验室的创建有望为中国乃至世界育种产业的发展开辟全新领域,是三亚大力推动建设“南繁硅谷”的又一重要成果。

  事实上,和三亚电子加速器诱变育种实验室一样,在种业发展领域,崖州湾科技城已引进多家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和领先种业企业,吸引了众多科研机构和高校研究院入驻,并通过引进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为种业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

  步入海南省种业实验室内,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忙碌有序的景象。依托和服务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在种子科技创新和种业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发力。17.2万平方米物理空间,摆放着高通量种子微切片设备、种子品质鉴定设备、种子表型组学研究设备等7200余台先进仪器设备。

  据介绍,种子实验室的仪器设备,遵循科学逻辑,瞄准共性需求,向所有科研团队24小时开放。来自不同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人员正操作着仪器加紧实验。这些团队和企业围绕产业链中的共性关键问题展开系统性研究,形成了产学研协同攻关的新机制,有效推动了科技创新成果与种业需求的对接。

  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汇聚了众多科研人才,为打通从前端到后端的产业链条提供了可能。据统计,截至目前,崖州湾科技城科研仪器设备投资472729.2459 万元,总计47061台(套),并通过建设南繁育种公共仪器平台、科技城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等平台进一步推动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提升使用效率。

  3 科研人才齐聚 共谱科技发展新篇

  “我们在海南这片希望的田野培育农业‘芯’!”近日,聊起公司5年前在崖州湾科技城从零起步,到如今企业估值超过40亿元、团队发展到130多人的变化,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贾志伟感叹道。

  作为生物技术高新企业,该企业深耕生物育种行业,在国内首创了多基因分子叠加复合性状产品研发,掌握84项发明专利。和汇聚在这里的众多科研人才一样,该企业的科研人员以科技和创新为引擎,共同推动着科技城的快速发展。据统计,崖州湾科技城已吸引了3100余家南繁产业关联企业、1000多家深海科研团队和企业落户。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要靠“人”。

  目前崖州湾科技城已集聚一批种业创新科研单位和企业,建设一批种业创新重大平台,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产学研一体化的种业创新发展体系正在加速构建。

  2019年启动建设以来,崖州湾科技城已建成或在建的科研大楼鳞次栉比,利用“温度”和“深度”优势,正在打造南繁科技城和深海科技城,吸引了数十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入驻,汇聚企业超过万家。2020-2023年累计获批海南专项研究生指标4693个,现在籍4004人,90%分布在理工农医及交叉学科。推动14家入驻院校与120余家在琼企事业单位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涉及410余名海南专项研究生。

  为吸引八方英才,崖州湾科技城不断优化人才政策和服务,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实施更加精准引才激励措施吸引人才——组建引智小分队岛外揽才、创新开展科研课题“揭榜挂帅”任务攻关、设立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启动人才增值服务等。

  崖州湾科技城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崖州湾科技城园区已有从业人员3.58万人,累计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615人,累计兑现人才奖励4.05亿元,其中引进人才奖励兑现3.33亿元,若干措施兑现6328.2万元。

  崖州湾科技城还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国字号科研机构和一流高校的影响力、号召力,吸引更多的产业资源和创新要素汇聚于此。通过招大引强,科技城成功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种业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群效应。这些企业和机构在科技城内开展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种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海南自由贸易港鼓励科研成果转化、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吸引了我们。”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赵广文说,将总部迁至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后,公司通过公共科研平台与20多所国内高校开展合作,成功培育出金鲳鱼新品种“晨海1号”。

  崖州湾科技城在人才“引育留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通过打造科创人才高地、形成特色育才生态、营造宜居宜业环境以及实现双向奔赴格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前来发展。同时,还积极举办各类人才活动,为人才提供展示才华和交流思想的平台,进一步激发了人才的创新活力。

  当前,崖州湾科技城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正逐渐成为我国种业科创的新高地。在科技与创新的力量驱动下,这里的种业发展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期待,崖州湾科技城在种业科创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我国的农业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二维码
手机扫码浏览收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