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科技创新时代下,跨学科课程与实践教学成果展活动暨航天科技助力科技创新教育公益活动”在文昌举办,来自北京市、粤港澳湾区以及省内诸多有影响力的教育家、知名学者、校长、科研工作者等相聚一堂,通过教育教学成果展示和多角度的交流探讨,共同推动航天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市委常委、副市长魏波参加活动。
开幕式上,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等单位有关负责人致辞时表示,期待通过此次活动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探讨跨学科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推动教育教学的深度变革,共同携手推动航天科技、人文艺术和国际传播的有效融合,在文化强国、人才强国,讲好中国故事中作出更大贡献。
活动中,北京小学、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北京中学、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等诸多有影响力的学校校长、学者等,围绕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课程融合体系、跨学科学习实践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作了主旨报告。他们立足于新教育发展方向和培育更多教育新质生产力,分享各自学校在课程创新与实践方面的宝贵经验,共同交流探讨教育实践新路径,推动航天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和跨学科发展。
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校长岳文成:“各位校长、各位专家的深入研讨,大家也都在刚才的两个主题方面形成了一个基本共识,有效地促进了大家对新时代多学科融合,如何实施创新人才,如何培养达成了深度的一个共识。文昌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航天发射基地。航天是一个科技方向的课题和素材,在学科进行融合的时候,也特别容易和航天内容融合在一起,我想这也是天然的、多学科融合的一个主题, 也希望文昌抓住这个得天独厚的机会,促进教育教学的深度发展。”
北京市教育学会学科英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晓燕:“北京市教育学会这次主办跨学科的课程实施与实践的活动,通过课程的设置,给孩子们一个赋能航天主题的实现场景,让孩子们通过实践场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从学校的角度上,这也是我们现在课改的方向,新课标的要求,所以我们通过这样一种方式,给孩子们提供可以实践的场景,这样一种新的教育改革的方向,可以让孩子们有更多学以致用的机会。”
据了解,“科技创新时代下,跨学科课程与实践教学成果展活动暨航天科技助力科技创新教育公益活动”为期3天,7月10日到7月12日期间,活动精心设置了参会校长交流发言、课题成果汇报、跨学科课程成果汇报、课程展、主题研学等项目,围绕科技创新教育的未来发展等内容展开讨论和对话,为促进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热门信息
2022-10-27 19:06:03
2022-02-17 17:16:24
2022-01-11 09:37:12
2023-09-04 10:04:03
2023-09-19 21:01:38
2023-02-03 20:03:57
2023-01-05 19:42:12
2024-01-17 14:57:20
2021-09-22 10:47:38
2022-04-02 15:15:0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