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我县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昌江保突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社长刘梅珍入选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刘梅珍在制作黎陶(黄海玲 摄)
在昌江保突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的黎陶制作坊里,陶瓮、陶罐、酒壶、碗、钵、盆、罐、蒸酒器等生活器皿有序陈列。这些器皿是过去当地黎族同胞用来酿酒、泡药、煮饭及腌制食品的生活用具,实用性很高。据刘梅珍介绍,海南黎族制陶有着“传女不传男”“女制陶男莫近”的传统习俗,自己从8岁起就跟随母亲学习原始制陶技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黎陶技艺,刘梅珍还到广东潮汕等地拜师学艺,2013年返回保突村,创办了昌江保突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致力传承和振兴黎族原始制陶技艺。40余年来,从和泥、搓泥条、泥条盘筑、制坯到最后的成品,刘梅珍热爱并投入每一个环节,黎陶早已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梅珍说:“我很喜欢黎陶,从黏土到陶胚,每一个步子都是有我们黎族文化在里面。如果我们现在不去保护它,未来可能就失传了。现在都有很多人来参观学习的。”
黎陶成品(黄海玲 摄)
非遗既要保护传承,又要创造性发展。这些年里,刘梅珍一直在不断探索,到江西景德镇、山东等地研学,让制作出来的产品更加精美。传统制陶采用露天烧陶的方式进行,对于温度的把控要求极高。为了更好地把控黎陶品质,保突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逐渐将露天烧陶转变成气烧。同时,刘梅珍和社员结合现代生活需求,研发设计出茶具、花瓶等产品,让越来越多的黎陶制品、黎族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
刘梅珍说:“作为非遗传承人,我一直也是努力去探索新的工艺,创新非遗产品,更结合现代生活实际需求,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我们黎陶,感受我们黎族的独特文化魅力。”
刘梅珍致力于培养制陶人才。近年来,她培养了上百名徒弟,其中1名学徒已自己成立了黎陶合作社。目前,昌江保突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社员达到58人,合作社也成为了海南省科普示范基地、全国民族团结创建示范基地、少数民族技艺传习所,让昌江黎陶文化产业形成产、学、研、旅一体化的发展模式。
昌江保突黎陶制品专业合作社社员何色因说:“跟梅姐学习这个,我就慢慢学会了,现在就教学生,每天都坐在这里制陶,学生有时候都过来我们这边体验,我现在正在申请县级传承人下去。”
刘梅珍始终坚持履行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承人职责,不断探索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多年的坚守盘活了黎陶产业,创办的合作社辐射带动当地村民就业150余人,人均年收入约1.2万元。
刘梅珍说:“未来我也是想能够更新一下黎陶制作的相关设备,提高我们的非遗制作技术,继续做好非遗保护工作,挖掘更多、更好的代表性传承人,向越来越多的人宣传我们黎陶技艺。”
热门信息
2022-10-27 19:06:03
2022-02-17 17:16:24
2022-01-11 09:37:12
2023-09-04 10:04:03
2023-09-19 21:01:38
2023-02-03 20:03:57
2023-01-05 19:42:12
2024-01-17 14:57:20
2021-09-22 10:47:38
2022-04-02 15:15:0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