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35家企业组团赴鄂引才,3天斩获千余份简历_ 工作动态_三亚_市县动态_工作动态_海南自贸港人才工作网
三亚:35家企业组团赴鄂引才,3天斩获千余份简历
栏目: 工作动态 来源:三亚日报 发布时间:2025-04-17 点击数:0

4月13日至15日,三亚市2025年名校优才引才专项行动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以及武汉理工大学四所高校掀起热潮。一场跨越千里的“双向奔赴”启幕,三亚35家单位集结成“引才团”,以昂扬之姿向全国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此次招才引智行动以“招聘会”为纽带,搭建起地方与人才双向对接的桥梁。短短3天“走出去”的引才行动,三亚以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诚意之举,成功赢得四校学子的青睐,收获上千份简历。

招聘会现场,不少学子前来咨询岗位信息。张慧膑 摄

岗位丰富 待遇优厚

此次三亚“引才”行动诚意满满,尽显对人才的重视与渴望。座谈会、宣讲会、双选会精彩纷呈,市领导亲自带队,全市优质企业强强联合,共同为三亚和武汉两地的人才交流架起了一座沟通桥梁。

35家优质企业携涵盖金融、医药、商贸等多个行业的丰富岗位而来,薪资待遇极具竞争力。其中,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的招聘岗位最高年薪达60万元,全场25万元-35万元年薪的岗位占比可观,展现出对优秀人才的强烈渴求。

活动现场,各用人单位各展其能,通过宣传展板、视频介绍、现场讲解等多种生动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向求职者展示三亚的发展前景、企业实力以及岗位具体需求。

租房购房有补贴、园区配套完善、子女教育不用愁……在四所大学的宣推会上,三亚用人单位、产业园区纷纷亮出各自优势,一系列贴心的政策、福利点燃了高校学子奔赴三亚、拥抱三亚的热情。

此外,在招聘会现场,企业负责人纷纷“亲自上阵”,热情揽才,详细介绍三亚的人才政策和就业环境,耐心细致地为求职者解答各种疑问,传递出三亚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望。

“这是我们的宣传手册,大家都可以来看看……”从武汉大学到武汉理工大学的招聘会现场,总能看到三亚市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林霖忙碌的身影,他不停地发放宣传册,与应聘学子深入交流,希望能为企业找到优秀、合适的人才。

“学弟学妹们对三亚都很向往,现场气氛热烈,招才引智的效果十分明显。”去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郑珊珊,此次以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人才发展部人才服务专员的身份回母校招聘,并与学弟学妹分享了一年以来她在三亚工作生活的经历,希望更多学子也加入其中。

“三亚中央商务区作为全省13个重点园区之一,此次我们共带来12个岗位,薪酬从18万元到45万元不等。”三亚中央商务区党委专职副书记李舒雯说,除了招聘,三亚市(三亚中央商务区)金融人才实习基地还与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签约,可实现学子“实习-就业”无缝衔接。

前景广阔 学子向往

三亚此次“主动出击”的背后,是对人才的尊重与渴求。这份诚意,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

从招聘主体来看,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三亚中央商务区以及高校、国企等纷纷加入,彰显了三亚对人才的重视与诚意。

从行业分布来看,涵盖了金融、医药、商贸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三亚对多元化人才的渴求。无论是金融领域的专业人才,还是医药、商贸领域的创新者,都能在三亚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在岗位设置上,人岗匹配度更高,充分满足了不同学历层次人才的需求。诸多用人单位中,既有针对博士、硕士的研发型、领军型岗位,也有本科实用型岗位,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薪资待遇方面,更是诚意满满。岗位年薪集中在20万元-40万元之间,最高年薪达60万元,既有月薪5万元的高端岗位,也有月薪数千元的普通岗位,为不同层次、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空间,让各类人才都能在三亚寻得契合自身发展的机会。

吸引人才关注的,不仅有海南自贸港的发展前景,还有用人单位不断加码的福利待遇,以及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亚的风景优美,还有很多优质的岗位,相信是一个生活、工作的好地方。”在四校的招聘会上,许多学子表达了这样的心声。他们不仅被三亚的自然风光所吸引,更被这座城市的发展前景和人才政策所打动。

“我一直对三亚这座城市充满向往,那里的海风、沙滩、阳光都让我心驰神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王阳的话语中充满了期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李龙也表达了对三亚的向往:“海南自贸港有很多优惠政策,从招聘企业给出的优厚条件来看,我能深切感受到三亚对人才的重视与珍视。真心希望未来能到三亚就业。”

4月15日,随着武汉招才活动圆满收官,三亚“引才团”又马不停蹄地奔赴下一场“人才之约”。


二维码
手机扫码浏览收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