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每年冬季数以万计的“候鸟”群体涌入琼海,其中登记在册的流动党员880余名。针对“候鸟”党员难掌握、难管理、难聚集、难带动问题,琼海市以自贸港先锋行动为抓手,以“属地共建”为突破口,创新构建党建联抓、组织联建、阵地联用、文化联融、人才联育、治理联动的“六维联动”工作体系,打造具有海南自贸港特色的“候鸟先锋”党建品牌。
跨域共建激活红色动能
党建联抓强引领,创新建立“地缘型”党组织共建机制。琼海市打破地域限制,积极推动与黑龙江省、甘肃省等主要流出地建立党建协作机制,形成信息双向互通、动态管理闭环。由流出地党组织提供党员信息,属地党组织记录党员参与治理、志愿服务等情况,及时双向反馈,推动96名“候鸟隐形党员”主动亮身份。嘉峪关驻琼海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候鸟”党员每年来琼海后第一时间向红星社区党组织报到,组织党员专题座谈会6场次,共同过组织生活,增强“候鸟”党员的归属感。
嘉峪关市驻琼海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琼海市旅游协会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组织联建强根基,建立“候鸟+属地”支部结对机制。嘉峪关驻琼海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与琼海市旅游协会党支部结成“红色CP”,联合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原原本本学,积极分享心得,形成“南北互动”的党建合力。此外还联合开展“红色经典诵读”等特色主题党日活动5场,示范带动周边6个小区100余名“候鸟”党员参与。群英“候鸟”人才工作站党支部与山辉村党支部开展“乡村振兴结对”行动,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在琼海市辣椒滞销期间,“候鸟”党员发起“红色助农”行动,带动“候鸟”群体认购13.5吨的“爱心辣椒”,惠及农户100余户,形成“候鸟带货、农户增收”的良性循环。
双向赋能构建融合新生态
阵地联用强服务,构建“1+14+N”服务矩阵。以新琼海人党群服务中心作为核心枢纽,联动14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及“南海银晖”等特色阵地,开展助餐、助行、助急、助医、助乐、助洁等“六助”服务3900余人次。如黑龙江省林甸县驻琼海退休干部党支部每年组织党员在“南海银辉”共享阵地开展组织生活,号召党员组建传祺车队、医疗服务队、家电维修队等3个志愿服务队,为“候鸟”党员群众提供家电维修、送医上门等服务65次。
“共建自贸港 银发添新力”政策宣讲会现场。
文化联融强认同,打造特色文化IP。创新“候鸟文化节”品牌,属地党组织与“候鸟”艺术团、天来泉老年大学等联办书画展、“剪纸非遗传承课堂”“文艺下乡”等三大品牌活动,展出琼海与内地两地艺术家作品158幅,在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社区(村)等开展文娱活动100余场次,惠及群众约1.2万人次。定期举办“共建自贸港 银发添新力”为主题的海南自贸港政策宣讲会,发放倡议书等宣传手册1568份,号召“候鸟”党员参与自贸港建设。
银发智库助力协同发展
人才联育强支撑,建立“候鸟”专家智库。按医疗、教育、农业、文旅等领域分类建立“候鸟”专家智库,通过柔性引进、项目合作、顾问指导等方式,累计引进使用“候鸟”专家人才191名。其中,引进的党员专家罗训积极推动“科技+文博”合作,研发海洋生物多样性数字孪生系统,助力海南文博产业融合发展。引进的国家林草局冯纪福教授团队制定2项地方山柚油标准,填补全省山柚油技术标准空白,推动琼海油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治理联动强效能,构建“需求直通车”机制。常态化引导“候鸟”党员通过小区“议事堂”、社区“市民茶室”等平台,组建志愿服务队12支,参与社区矛盾化解、捐资助学等志愿服务活动。社区党组织通过举办“我为‘嘉’乡建言献策”活动,收集“候鸟”党员群众的1100余条建议,已有86条转化为城市治理的具体措施。
琼海市引进的农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木本油料专家冯纪福在油茶种植基地开展油茶技术指导。
琼海市通过“六维联动”工作体系,实现“候鸟”党员管理从“松散型”向“组织化”、服务从“碎片化”向“体系化”、作用发挥从“被动式”向“主动型”的转变,为自贸港建设提供“银龄解决方案”,探索出流动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琼海范式”。
下一条:没有了
热门信息
2022-10-27 19:06:03
2022-02-17 17:16:24
2022-01-11 09:37:12
2023-09-04 10:04:03
2023-09-19 21:01:38
2023-02-03 20:03:57
2023-01-05 19:42:12
2024-01-17 14:57:20
2021-09-22 10:47:38
2022-04-02 15:15:0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