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领团队摸清海南植物“家底”,建立海南植物资源信息库
杨小波:海南“植物王国”的“探险家”
杨小波在红树林做科考。 图片由本人提供<!--EndFragment-->
发布时间:2018-01-13 来源:海南日报
■本报记者孙慧
海南岛是一座热带岛屿,是大海之南的“植物王国”,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教授,植物学、生态学博士生导师杨小波博士30多年来不断探索“植物王国”里的秘密,摸清海南植物“家底”。他2015年出版了《海南植物图志》(1—14卷),逐步建立海南植物资源信息库。
近日,这位“探险家”又有了新的成果,由杨小波率领的科研团队编著的《海南珍稀保护植物图鉴与分布特征研究》已经出版,这本书收录了111种海南国家或省保护植物物种,详细记载了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图片、生境图片,还依据坐标绘制了111种现有分布点或历史分布点,科学分析了这些植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加强保护的方法与途径,再次扩充了海南植物信息库的信息量。
野生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农耕和其他经济活动发展,过分砍伐自然森林,填平湿地等行为,压缩了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环境,植物种类时刻都处在可能被破坏的状态,特别是那些已经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种类及极小种群,这些物种如果消失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失,是不可估测的。”杨小波说。虽然自己的科研主要方向是生态学,但在长期教学、科考工作中,他迫切感觉到建立海南植物信息库的重要性,他认为,梳理、整理出海南的植物“家底”,再通过渠道或平台传播、科普海南植物知识,有利于提高大众对植物的识别与鉴别能力。
2013年,国家启动了第二次全国国家保护植物调查行动,在国家林业局与海南省林业厅的指导下,杨小波作为海南省国家保护植物调查行动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走遍海南山区,在完成项目调查基础上,编著了《海南珍稀保护植物图鉴与分布特征研究》。在此次项目调查中,杨小波的团队还在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一个新记录属,3个新纪录植物——信宜铁角蕨、乌来凸轴蕨和蔬花无叶莲。其中,蔬花无叶莲所属的无叶莲属为海南新纪录属。3种新纪录植物的发现不但丰富了海南的植物区系,也为研究海南植物区系与邻近的东亚地区及热带亚洲地区植物区系的联系提供了新的例证。
杨小波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刻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对国家乃至人类发展都极为重要。近年来,海南植被及植物种类资源的保护工作日益加强,但对植被及植物资源种类的保护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特别是濒危及极小种群的保护工作则更加严峻。
杨小波还将继续在海南岛“植物王国”里“探险”。“我从1987年的文昌铜鼓岭植被科学考查开始,就着手撰写《海南植被志》,历经30年头,该套书也即将出版,希望这些图书出版后不仅是学者学术研究的工具书,也是老百姓认识海南植被与植物种类的科普读物。”
上一条:周皓
下一条:没有了
热门信息
2022-10-27 19:06:03
2022-02-17 17:16:24
2022-01-11 09:37:12
2023-09-04 10:04:03
2023-09-19 21:01:38
2023-02-03 20:03:57
2023-01-05 19:42:12
2024-01-17 14:57:20
2021-09-22 10:47:38
2022-04-02 15:15:0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