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生
4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人力人才资源保障。3月27日,李克强总理考察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时叮嘱,职业教育是教育和社会实际相结合的有效载体,要用高素质人力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
数日之内,两次强调,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可见一斑。个人受到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身怀一技之长,就业路子就会广,“饭碗”就能端得稳,美好生活才有保证。一个社会高技能人才汇聚,充分激活“智慧大脑”,就能在产品制造上迈向高端,在发展质量上持续提升,在竞争中如鱼得水。这几年,国内涌现出一批叫得响、受追捧的著名品牌,“中国制造”成为令人瞩目的全球现象,正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带来的红利。
相对其他地方而言,海南发展职业教育有不少优势。比如,随着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加速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来海南投资建厂的知名企业会越来越多,对各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这既可以为学校了解人才需求信息提供更多渠道,为现场教学、实习实践提供更多场所,也为相关专业毕业生找到好工作提供更多机会。尽管如此,其他一些地方在发展职业教育中遭遇的一些观念障碍,如高等教育中重本科、轻职教,应引起足够重视。
发展职业教育,说到底是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教育理念的核心则是寓教育教学于实践。毋庸讳言,现实中,有人对此还心存隔膜,思想上的“结”仍没解开。在一些人看来,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是传授、研究高深学问的“象牙塔”,不食人间烟火方为高,倘若谈应用、讲就业未免显得俗。于是,重书本知识而轻实际应用、重知识灌输而轻能力培养,甚至连一些应用性、操作性都很强的专业,往往不是课程内容陈旧,就是实习实践流于形式。所学非所求、所求非所学,之所以会出现“求职难”与“技工荒”并存的怪象,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此。可以说,有些老观念不改变,职业教育改革就难深化,职业教育发展也难跨大步。
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象牙塔”,也应是向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的“梦工厂”;不仅仅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还要满足他们就业的现实需求。换言之,重实际、讲应用,既不是高校身份“降格”,更非教育理念“异化”,而是教育承担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人们常常对德国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成就赞赏不已,实际上,其之所以能够成功,个中秘诀就在于始终秉持一个理念:将理论与实践、书本与操作、专业与就业融合为一体。这启发人们,只有瞄准社会需求,与之“无缝对接”,从专业设置到课程设计、再到实践实习,都敏锐捕捉市场信息,聚焦专业技能提升,才能让教育教学与时代进步合得上拍,为学生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如果说,制造大国的每一次崛起都源于技术进步,那么,技术进步一刻也离不开教育进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快马加鞭,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固然重要,更新教育观念同样不可或缺。
上一条:打好吸引人才的“时间差”
热门信息
2022-10-27 19:06:03
2022-02-17 17:16:24
2022-01-11 09:37:12
2023-09-04 10:04:03
2023-09-19 21:01:38
2023-02-03 20:03:57
2023-01-05 19:42:12
2024-01-17 14:57:20
2021-09-22 10:47:38
2022-04-02 15:15:0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