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琼岛沃土 攥紧中国种子_ 工作动态_三亚_市县动态_工作动态_海南自贸港人才工作网
扎根琼岛沃土 攥紧中国种子
栏目: 工作动态 来源:海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3-12-20 16:42:08 点击数:0

又到冬季,北方已下起皑皑白雪,而在中国南海之滨,气候依然温暖,万物竞相生长。

  

50年前,袁隆平院士宣告三系法杂交水稻配套成功。50年后,在三亚这片发现“野败”野生稻的土地上,种业科学家们继续扎根南繁沃土,赓续育种精神。

  

去南繁,攥紧中国种子。12月14日,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50周年暨赓续科学家精神、南繁精神座谈会上,与会科学家各抒己见,谈思考、讲进展、聊规划,以期更好地凝聚力量,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

 

发扬精神

科技创新写在大地上

  

1956年,我国玉米杂交育种奠基人之一的吴绍骙教授首次提出玉米“异地培育”理论,拉开我国南繁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序幕。

  

千军万马下南繁,虽然南繁育种一路艰辛,但从未阻挡科学家们前进的脚步——

  

1968年,袁隆平等人首次来到三亚进行水稻雄性不育性研究,两年后他们发现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打开了突破口,三年后,袁隆平完成了杂交水稻,彻底改变世界水稻的生产格局;50多年的南繁实践,谢华安团队主持培育的“汕优63”增产粮食700亿公斤,研制的再生稻品种与栽培技术7次刷新再生季单产世界纪录;1973年吴明珠开始“北瓜南育”的攻关,选育出30多个西甜瓜新品种,国人的“吃瓜自由”顺利实现……

  

“不怕难、不嫌烦,吃得下苦,静得下心,这才是真正的南繁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事,做成事。”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说,数十年如一日,把科技创新写在大地上,推动国家种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科研人员共同的使命。

  

琼岛沃壤无言,但这片热土上孕育的农业硕果记录着科学家们的奉献:全国800多家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约7000名农业专家年年南下;全国有近两万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南繁”获得,占我国育成新品种的70%以上;中国用不足全球9%的耕地解决了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

 

走出国门

南繁种子漂洋过海

  

脚踏南繁沃土,中国的农业科学家们心怀全球,用心作答“谁来养活中国与世界”的全新考卷。

  

日前,乐东黎族自治县九所镇中灶村的22.4亩哈密瓜基地内,我省首次在冬季瓜菜地闲季示范轮作的大豆已完成收割。“我们专注在海南开展适宜热区栽培的大豆品种选育工作,取得了大豆南繁育种试验亩产逾500斤等成果,携手企业推动大豆(东盟)科研示范种植基地落地老挝万象,在当地种植的热带大豆生育期缩短了15天,产量比当地品种提高了34.3%。”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副教授张焦平说。

  

在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Ajay Kohli看来,杂交水稻的推广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粮食安全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截至目前,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已有60多个国家引种和推广杂交水稻, 海南在世界水稻发展的基础地位突出。”Ajay Kohli表示。

  

首批代表性木薯种质资源表型鉴定试验材料如今在三亚崖州区长势良好,儋州市东城镇木薯生产加工基地正在有序运转……围绕木薯的系列南繁工作都将有助于保障热带地区近10亿人口的主粮安全。“我们在刚果(布)建立首个海外科技中心、援建刚果(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示范种植的华南5号木薯每公顷产量达到51吨,是当地同类作物产量的5.6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李琼透露,团队正加快构建全球代表性木薯种质资源DNA分子身份证,推动建立全球一体化的木薯品种创新体系,为缩短育种周期及定向品种选育奠定基础。

  

实验田内代代接力的一位位育种家,科技城内灯火通明的一家家实验室,会议室内热烈讨论的一个个合作案……立足琼岛,命运与共,种业科学家们发扬南繁精神接续奋斗,用中国种子助力建设没有饥饿贫困的世界。

 

成果“落地”

助力海南农业发展

  

12月14日,三亚市崖州区崖城村的田头,一株株辣椒苗向阳生长。“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博士村长’团队进村开展的高效辣椒品种和栽培模式的示范和推广项目,已培育出900盆观赏辣椒、完成第一批5亩大棚辣椒定植,预计产量2万斤,第二批3.8亩大棚辣椒产量预计1.3万斤。南繁成果就地转化,让村里产业发展有了新奔头。”崖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陆卫平说。

  

服务南繁,用好南繁。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种业未来产业,海南一直在协同种业科学家们探路前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选育的优质粳稻“宁香粳9号”今年在三亚亩产640公斤,创造了海南规模种植优质粳稻的高产纪录,也首次实现长江流域优质粳稻引种海南成功示范种植;海南实行国家特色物种火龙果、菠萝蜜育种联合攻关计划,新选育18个具有“突破性”的火龙果新品种(系)18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授权139个;以文昌鸡遗传资源为基础,培育出“潭牛鸡”配套系2个,金鲳晨海1号、金虎斑2个水产新品种通过农业农村部审定……

  

“海南扎实推进南繁规划任务落实,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搭建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平台,建设重大科研创新平台,聚集了一批种业科技创新力量,组织开展育种联合攻关,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系列成果。”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透露,海南用好南繁资源,三年来全省筛选培育海南特色的系列新品种(品系)112个,审(认)定通过热带作物新品种177个成果;南繁成果赋能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其中文昌鸡年产值达到105亿元、金鲳晨海1号产值已达5400万元,占据了全国金鲳鱼20%市场份额。

  

又是一年南繁季,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攻关种业难题的故事仍在这里不断上新。

 


二维码
手机扫码浏览收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