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非遗:在传承与创新中更时尚 | 产业有看头⑩_昌江_市县动态_工作动态_海南自贸港人才工作网
昌江非遗:在传承与创新中更时尚 | 产业有看头⑩
栏目:工作动态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27 10:28:25 点击数:0

 图片

要让非遗吸引年轻人注意力,就要推动非遗与不同载体的融合。“非遗+文创”“非遗+体育”“非遗+旅游”“非遗+生活”是昌江一直以来的探索路径。

 

非遗,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共同财富。椰雕、疍歌、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在琼州大地上,非遗一直深深嵌在这片水土的文明演变中,折射出不同时代的生产方式、生活状态以及信仰方式。眼下,人们对海南非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非遗巡游、非遗时装周、非遗购物节等文化活动的举办,为非遗发展注入满满能量,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截至2022年底,海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达到32项,省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82项,市县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300多项。

昌江作为海南西部的一座小城,非遗资源丰富、形态多样、风格独特、历史悠久。这些年,昌江积极探索非遗市场化和产业化路径。

如今,昌江非遗闯市场效果如何?古老非遗如何实现高质量传承发展?非遗怎样更好地助力文旅融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记者走进乡间村落、非遗工坊、文化企业,探寻昌江非遗开发式保护的密码。

图片

当非遗被看见:31种非遗,助力传统文化

昌江,古称至来,后称昌化,为汉武帝开拓之疆域,奇峰峻岭,河流纵横的昌江滋养着20多万人口,文化底蕴深厚,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31项。

“没想到昌江的非遗如此丰富多彩。”在昌江石碌镇保突制陶馆参观的浙江游客李芮说。前一晚,李芮和同伴们刚感受过昌江非遗黎族传统歌舞表演的魅力,欢快的节奏、优美的舞蹈让他们印象深刻。

昌江独特的地理和文化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林进光是制作牛皮凳出了名的手艺人。在昌江水富村,100多户村民中,一半以上都有制作牛皮凳的手艺。

在林进光的家中,记者看到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牛皮凳有序排放,这些都是林进光近期制作的产品。牛皮凳在形态上不拘泥于成规,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自行定制,这也使得牛皮凳在市场上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技艺再精湛,产品也要融入现代生活才会有市场。”林进光表示,只有满足现代生活需要,牛皮凳的路才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目前,制作精良的牛皮凳的价格大约在200-300元之间,每年靠卖牛皮凳可以获得3-4万元的收入。”他说,牛皮凳除了作为日常生活家具使用外,还有一些高端酒店用于装饰。

在昌江繁多的非遗门类中,传统美术和技艺类项目更容易走进市场。

晨风拂面,凉意阵阵。冬末春初的第一缕阳光还没有爬到机构村大榕树大半,就已经能听到零零散散的脚步声了。

记者走进昌江藤编传承人符建清的家中,里面堆放着藤条和各种加工使用的饰品,杂乱中不缺一丝有序。

符建清不紧不慢的坐下,拿出藤条,只见他将一个已经用藤条编织好的框架放在面前,又顺手从左侧抽出两根藤条,熟练地将它的一端穿插进框架内。一拉三撤两缠一绕,手腕指挥着手指在藤条间灵活地跳跃着绚丽的舞步。

这几年,符建清和老伴制作的藤编产品备受市场欢迎,常常供不应求。而且成为非遗传承人以来,符建清和老伴经常受邀到全国各地教授藤编技艺。

昌江文化馆馆长郭宏明表示,昌江非遗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计划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传承实践能力,提升传承人数量,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图片

当非遗被热爱:结合国潮,启发年轻人的价值认同

“被看见”并不是昌江发展非遗文化的终点,恰恰相反,从大山里走出来才是开始。

“非遗之所以叫‘非遗’,是因为它已脱离原来的生态。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它像汉服一样融入现代生活。”这是“95后”非遗传承人林庆飞的美好愿景。

林庆飞退伍后,就跟着父亲学做牛皮凳。一直以来,他都在思考如何让非遗“出圈”,并不断在尝试: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开设账号,拍摄创意视频吸引年轻人注意......

林庆飞致力于在年轻受众中推广牛皮凳。“牛皮凳作为一项古老的非遗技艺,还很少被了解。我希望用一些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让牛皮凳被更多人看到、喜爱。”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夏杰长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非遗本身的推广很难,如果和其他形式结合,换一种表达方式,就会让人们更容易接受。

昌江县旅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让非遗吸引年轻人注意力,就要推动非遗与不同载体的融合。“非遗+文创”“非遗+体育”“非遗+旅游”“非遗+生活”是昌江一直以来的探索路径。

昌江资源禀赋优越,是海南旅游资源丰富且具特色的市县。“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具有天然的契合点,是文旅融合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上述负责人说,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旅游线路,加强推介宣传,有助于昌江非遗文化被更多人认识,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机和活力。

图片

当非遗被传承:古老的非遗,更需要当代表达

对于非遗而言,保护和传承是不变的课题。唯有结合非遗之“古”和时代之“新”,才能让非遗不断焕发新生。

在郭宏明看来,文化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华文化一直在以立足生活、依据传统、求变求新的姿态进行自我迭代。正因如此,非遗文化的发展要与当代年轻人的喜好相结合,用活化非遗的方式进行传承和保护。

那么,如何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创新表达,使之在流行文化中能够广泛传播?

北京林业大学木质材料科学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雷佳欣举例道,故宫与化妆品品牌合作的文创产品受到好评,因为其产品符合了年轻人对古风和实用性的诉求。“这类国潮品牌还需要在非遗创新上进行突破,从非遗中提炼元素进行重组创新,而不只是表面套用。”他说。

雷佳欣指出,政府可通过举办非遗展览、培训传承人等多种方式推动非遗发展。关于非遗如何创新性地服务于流行文化,使非遗既得到传承又实现商品价值,使流行同时又具有文化底蕴。这需要相关方共同努力,在探索中不断完善非遗创新的路径。非遗传承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作推进,方能取得真正效果。

事实上,近年来,流行文化与非遗文化也碰撞产生了奇妙的火花,涌现出一个个创新转化与发展的典范。

昌江县非遗项目“黎锦”即为其中之一。黎锦是蕴含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棉纺织染绣技艺的纺织品之一,被称为纺织业的“活化石”。昌江地区黎族创造了扎染与织造相结合的织锦工艺。

根据郭宏明介绍,黎锦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久前,“古老”的黎锦走出国门,来到意大利米兰,向世界展示中国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美。

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引表示,米兰时装周的展演让我们意识到海南黎锦未来的创新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创新会让黎锦的国际化之路越来越广,也期待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让黎锦产品走得更远。



二维码
手机扫码浏览收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