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是我国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2023年,中央编办、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编制保障工作的通知》,县委编办结合机构改革工作,深入基层调研,进一步掌握当前我县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几点思考:
一、当前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情况看,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乡村医生队伍缩减愈发明显、村卫生室和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岗位执业吸引力不足、医疗资源和服务能力存在明显短板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村医生数量与实际工作量严重不匹配,难以适应基层医疗卫生的需求。受年轻医生对乡村工作认同度不高等因素影响,据统计,近年来,县卫健委招录乡村医生每年都未能招满名额,无法及时有效补充老年乡村医生退休造成的缺口。乡村医生队伍逐渐出现老化萎缩现象,人员缺口也随之逐步增大。乡村医生除日常诊疗工作外,还承担着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家庭签约医生职责,需定期上门会诊等。一名乡村医生往往是上百人甚至数百人的家庭签约医生,仅仅是回访工作就占了日常工作量的六成以上。
(二)乡村医生岗位吸引力不明显。一是目前,我县新招录乡村医生多分配到村卫生室工作。部分乡镇位置较为偏远,村卫生室离镇墟距离较远,乡村医生如非本地户籍,在本地有固定住所的话,其日常生活多有不便。二是职业前景不够明晰。目前,乡村医生在后期聘任或者说在职业前景发展规划上还不明确,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对年轻医生的吸引力,特别是部分乡村医生通过进修取得更高执业资格后,不同程度存在离开乡村医生岗位的意愿。三是硬件设施配置保障不到位。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配有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诊断床、电脑、打印机等基本设备,但医疗设施设备相对落后,部分村卫生室房屋陈旧,室内装饰装修简易,有的存在医疗区与生活区隔离不彻底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卫生室医疗环境的卫生水平。
(三)乡村医生执业优势发挥尚不突出。一是老百姓的信任度不高。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城乡交通的便利,以及群众对各种疾病治疗的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老百姓“习惯性”走进“大医院”,“选择性忽略”乡村医生。二是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稀缺。目前,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学历为大专及以下的占六成,学历为研究生的仅有1人。三是中西医协同作用的优势体现不突出。乡医取得的技术资格证书“含金量”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顺序逐渐增加,其中,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的不足10%,中西医协同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乡村医生的独有优势也没有充分体现。
二、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稳步培育壮大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队伍。一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政策资源。要强化政策落实,在基层医疗机构编制总量内调剂好事业编制,为大学生乡村医生引进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强化风险评估和编制使用效益评估,切实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严禁挪用和挤占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编制。二是要统筹考虑编制保障的范围。在将高校大学生补充到乡村医生队伍纳入编制保障的基础上,也要做好稳定工作。要统筹考虑好现有乡村医生以及社会民营医疗资源,在定向招聘大学生乡医的同时,应当为正在执业的乡村医生、民营机构医生提供应聘机会,切实保持基层医疗队伍的整体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三是鼓励返聘优秀退休医生进入乡医岗位。通过双向自愿选择,返聘城镇退休医生,继续发挥其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职业技能。通过多途径补充乡村医生队伍,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推进乡村医生职业化,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服务能力。
(二)充分发挥“医疗卫生共同体”作用。一是实行乡村医生“县管村用”。对于乡村医生尤其是新招聘的乡村医生可以依托医疗共同体,采取先培养后下派方式,先在县级医院进行专业培训,达到一定水平后再进驻村卫生室工作。二是完善政策保障激励机制。制定政策合理解决乡村医生报酬,提高乡村医生的薪酬水平,充分调动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三是打通共享渠道。依托医共体打通制约乡村医生作用发挥的人、财、物、信息等共享瓶颈,夯实乡村医生乃至整个医疗队伍的服务基础。完善紧密型镇村一体化管理,建立上下贯通的职业发展机制,让乡医工作更有奔头。
热门信息
2022-10-27 19:06:03
2022-02-17 17:16:24
2022-01-11 09:37:12
2023-09-04 10:04:03
2023-09-19 21:01:38
2023-02-03 20:03:57
2023-01-05 19:42:12
2024-01-17 14:57:20
2021-09-22 10:47:38
2022-04-02 15:15:0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