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以人才为引擎 激发营商环境新动能_东方_市县动态_工作动态_海南自贸港人才工作网
东方以人才为引擎 激发营商环境新动能
栏目:工作动态 来源:东方人才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12-27 点击数:0

近日,东方和旺鑫养殖有限公司将一面写着“人才领航促发展 服务热忱暖人心”的锦旗送到东方市委人才发展局,对东方市委人才发展局长期以来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人才提供服务的工作给予高度认可及赞誉。

图片

近年来,东方市紧扣三个“注重”,围绕企业帮扶、搭建载体、优化服务精准发力,持续提升人才服务工作水平,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为加快建设现代化西南部中心城市提供坚实保障。
注重加大服务企业力度

一是主动问需服务,为企业“送策上门”。深化“走百企、访千才”行动,结合“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契机,全年深入中联重科、湘科集团等单位进行人才惠企政策宣讲50余次。以考察调研和座谈交流等形式全面了解企业经营发展情况,针对较为集中关注的政策红利和福利待遇进行详细讲解与答疑解惑,指导企业和人才申报国家级、省级评选项目,为企业引才育才留才提供强有力支撑。近两年,2家企业入选2023海南省企业100强,中正水产入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与东方鳄鱼小镇产业园先后获评为省级专家服务基地,13人1团队入选“南海”人才开发计划,富岛公司李保林入选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名单。

二是拓宽引才渠道,为企业“筑巢引凤”。积极组织企事业单位线上线下参与校园专场、人才夜市、春节返乡等专场招聘会,扩大人才招揽渠道,促进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双向奔赴”。全年共举办各类大型招才引智活动26场次,全职引进人才2304人。聚焦四大主导产业,综合全市产业发展需求编制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结合东方实际情况,先后印发《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管理办法》《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周转编制使用办法(试行)》,保障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的编制待遇、政策福利等,不断提高全市人才质量与核心竞争力。

图片

三是整合专家资源,为企业“技术赋能”。充分发挥省、市两级专家服务基地以及专家联合会专家人才的经验优势,促进企业发展“需求方”与专家人才“供给方”深入对接,研讨技术创新破题方法。近两年,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100余个,培训覆盖各类人才400余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5个,落地项目1个。超强台风“摩羯”过后,积极组织东方鳄鱼小镇产业园专家前往文昌市多个鳄鱼产业重灾区进行技术指导,制定生态修复方案,提出科学建议,帮助基地减少损失并尽快恢复生产。

注重搭建人才交流载体

一是举办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寒暑假等节点开展“东方后浪计划”,通过“八大行动”鼓励和引导返乡大学生和青年人才关注家乡、服务社会。近两年,共开展各类“东方后浪计划”活动130余次,参与活动的返乡大学生和青年人才超过4000人次,在社会上反响热烈,获得广泛好评。为“候鸟”人才量身打造“新东方人”筑巢计划,开展“新东方人话东方”等五大板块活动,引导各领域“候鸟”人才根据社会需求和擅长领域开展建言献策、产业指导、志愿服务等活动,为东方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银发力量。

二是建设专业化的学习互动阵地。连续举办两届“匠心铸造 品质东方”临港工匠评选活动,举办园区青年人才创新创效论坛,鼓励园区青年人才展示自我、促进交流,有力激发园区人才队伍整体活力与创造力。组织人才沙龙3场,围绕“乡村振兴”“产才融合”等主题收集各类人才意见建议近百条,为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服务提供参考。开办青年人才夜校,让青年人才实现“白天上班,晚上学艺”,为东方青年人才提供多样化学习机会和展示平台。

图片

三是搭建开放化的人才集聚平台。挂牌成立东方国际人才之家,打造全省市县首个国际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向国际社会市场展现东方开放包容的良好形象,为国际人才提供技能孵化培训、就业创业指导、联谊交流互动等贴心服务。目前在东方市取得工作许可的国际人才共18名,涵盖农业、教育等领域。以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为载体,创新“四项”机制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举办医疗“候鸟”人才座谈会,依托省级单位精准对接卫健领域学科带头人需求,拟引进8名副高级以上职称医疗专家到东方市服务。

注重优化人才服务机制

一是设立“单一窗口”站点。按照“高标准‘选’、搭平台‘育’、建机制‘用’”的工作模式,定期评估更新全市人才服务联络员队伍,选拔业务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服务态度佳的人员进驻人才服务窗口。通过业务学习、交叉测试、流程实操等方式,增强人才服务联络员“全科”业务受理能力。实行“首问负责制”,为人才提供“只进一次门、只用一张网、只打一次电话”的高效便捷服务,为人才提供优质“后勤保障”,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人才服务“单一窗口”全年共认定高层次人才364名,认定专业技术人才105人,办理咨询诉求超200件。

图片

二是建立“一事一议”机制。创新制定出台《东方市人才服务“一事一议”工作流程》,聚焦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依据现有政策规定等难以解决的人才服务诉求,组织相关行业部门进行专项讨论,制定专属解决措施,构建程序简便、办理高效、责任明晰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效率,真正打通人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用人单位引进和留住人才竞争力,为人才切实解决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后顾之忧。

三是实施“流程优化”行动。常态化开展“局长、主任走流程”工作,以企业、人才的视角“零距离”体验人才引进、人才补贴、人才落户等相关业务办理工作,推出“人才代办”便民利企新举措,针对企业和人才所需专门设定“人才落户专员”及“人才落户窗口”。充分发挥“一窗通办”试点示范效应,构建面向企业和人才的“一站服务”、线下“一窗通办”、线上“一网通办”、业务“一警支撑”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群众平均等待时间下降25%以上,业务办理时限压缩80%以上,窗口服务满意率99%以上。


二维码
手机扫码浏览收藏

TOP